图片
图片
大家好,我是杜艳林医生。坐诊时常有患者问肺结节是否危险需手术,其实不必焦虑,中医认为其多因气血、津液瘀堵肺腑经络而成。
今天就给大家分享 5 个能帮身体 “通瘀散结” 的穴位,每天花几分钟按一按,不用花钱,还能给肺部 “减负”。
图片
膈俞穴:给肺部气血 “开绿灯”
膈俞穴(第七胸椎棘突下旁 1.5 寸)为 “血会”,晨起靠硬物 “蹭背” 3 分钟可活血理气,改善肺气血不畅所致胸闷气短(排瘀堵)。
图片
2. 血海穴:帮肺 “化掉” 瘀堵的 “痰湿”
血海穴(屈膝膝盖内侧髌骨内上 2 寸处)属脾经,上午敲 3-5 分钟可化痰湿、健脾肺,减轻痰咳胸闷,减少肺痰湿瘀堵(防结节)。
图片
3. 三阴交:给肺结节 “断” 瘀堵之源
三阴交(小腿内侧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缘后侧)为肝脾肾交汇穴,按揉(每次 2-3 分钟)或艾灸(10-15 分钟)可通三经气血,避免肺部瘀堵,助散结并改善肺结节引起的失眠、乏力。
图片
4. 太冲穴:疏肝理气,给肺 “松绑”
爱生闷气易致肝气郁结、肺气不畅而生肺结节,太冲穴(足背第一、二脚趾骨连接前方凹陷处)为肝经 “消气穴”,用黄豆固定刺激 30 分钟可疏肝顺气,改善憋闷与呼吸。
图片
5. 合谷穴:打通肺气,散结节
合谷穴(虎口肌肉最高点)属大肠经原穴,与肺经相表里,按揉(每次 3 分钟,酸胀为宜)可导滞化痰,助散肺结节,缓解胸闷咳嗽。
图片
穴位按摩仅为肺结节辅助调理,不可替代正规治疗;查出后需就医明确性质、定期复查,遵医嘱治疗时坚持按穴,并养成不熬夜、少生气、清淡饮食的习惯,可护肺健康。
图片
接下来这个真实案例,或许能让你找到调理方向。
图片
患者案列38岁的张女士,因身体不适体检发现肺结节,最大结节直径1.6cm,前来就诊。
图片
中医四诊
望诊:舌质暗、舌尖有瘀点,舌苔白腻,面色萎黄无华。
闻诊:语声低微,咳嗽声闷,无明显腥臭味。
问诊:胸闷、咳嗽有痰,乏力懒动;经期小腹胀、经血有血块;大便不成形、黏滞。
切诊:脉沉细无力,欠流畅。
图片
中医症型
结合症状及四诊结果,该患者属于气虚血瘀、痰湿阻肺证。
图片
治疗方法
以益气活血、化痰散结为主要治疗原则。
图片
中医方子
黄芪 15g、党参 12g、白术 10g、茯苓 10g、丹参 12g、当归 10g、浙贝母 10g、桔梗 8g、生薏苡仁 15g、陈皮 6g、炙甘草 6g。
图片
图片
(注:中医讲究辨证用药,一人一方,此方仅供参考,切勿自行服用)
方解
黄芪、党参补气助气血运行;白术、茯苓健脾祛湿;丹参、当归活血通肺瘀;浙贝母化痰散结;桔梗宣肺引药;生薏苡仁配陈皮祛湿散结;炙甘草调和护脾胃。
图片
辅助方法:每日按揉 5 穴(早 “蹭” 膈俞 3 分钟,上午敲血海 5 分钟,下午按三阴交、太冲各 3 分钟,睡前按合谷 3 分钟),并注意少生气、喝足水、调饮食、11 点前睡
图片
最后结果:
经过一个月的中医治疗,患者复查胸部CT显示,肺结节已完全消散。患者自觉胸闷的感觉减轻了,咳嗽有痰的情况少了,睡眠也变好了。
图片
图片
END声明:此文目的在于传承中医以及调理思路,无不良引导具体用法用量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感谢您的阅读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